臺南在地的客家傳統產業主要以農產品為主,此乃早期客家人本多務農為生,而移居臺南客家鄉親又多住在山區,故仍多務農,但與在地福佬人的交流日增後,種植某些不同於前的農作物,如蓮花,由它而有的蓮子產業最特殊,其主要產地為白河地區。目前大臺南地區客家鄉親投入生產的產業,有稻米、竹筍、香菇、椪柑、柳丁、龍眼等。
臺灣除南島語系的原住民,福佬人與客家人均來自閩粵地區,因此在信仰上可謂大同小異,小異者即客家人特有的信仰,而其形成與早期社會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。
過去的客庄在每個村落都有庇佑村民的土地公,每個聚落都有屬於自己的守護神,除往昔觀音、三山國王、三官大帝、媽祖等,在原鄉即有的信仰外,客家人在臺灣也出現了一些特殊本土神明的崇敬,如義民爺、萬善爺,以及「來臺祖」。其中義民爺是人神格性質的信任,臺灣義民廟多由新竹縣新埔「褒忠義民廟」分香而來,惟,大台南迄今尚無供奉義民的廟宇。
客家人的傳統歲序節俗,因受時空影響而有差異,就比較具代表性的按月略為敘述:
[1]農曆正月初一的「春節」,是華人的重要節慶,對客家人而言,當然也是重要的日子,它是族群團聚的節慶。當天一大早,客家人會以牲禮果品擇吉時祭拜祖先,之後會到宮廟進香,俗稱「行香」。
[2]農曆正月二十日,客家人因「女媧補天」傳說之影響,普遍相信這一天乃天穿地裂的「天穿日」或「天川日」,若在此「天穿地漏」的日子裡工作,所賺到錢都會失去,於是客家人在這一天會吃春節時所做的甜粄,並丟到屋頂獻給「天川」(上天),客家人這一天休息歡唱山歌。行政院客委會因「天穿日」只有客家人有此特殊的信仰,故於2010年9月將其訂為全國「客家日」。
[3]清明節,客家人掃墓稱之為「掛紙」。務農為生客家人從立春起至清明節,會擇吉日備三牲果品到祖先墳墓祭祀。清明節之後就不能掛紙,因此都市化後的客家族群,尤其北臺灣的客家人,會利用這一天集體祭拜「來臺祖」,因之常可見「萬人空巷」的景象。
[4]農曆五月五端午(陽)節,客家人俗稱「五月節」。民間傳說源於昔日「走黃巢」,這一天懸掛菖蒲和艾草等避邪植物躲避災禍;另一說法,則與屈原投江的歷史連結在一起。
[5]農曆七月十五「中元節」,可視之為「臺灣的萬聖節」,是客家人自然崇拜的年中祭典。當天夜晚,客家人通常會準備牲醴果品米飯,到野外焚香燒紙,敬祀孤魂野鬼,叫做「渡孤」,俗稱「做普渡」;這一天也是地官誕辰暨赦罪之日。北台灣以新埔義民廟為中心,在農曆七月二十日發展出獨特的義民節,紀念歷年來為了保鄉衛民而犧牲的地方先烈,成為客家獨特的地方節慶。此外八月的中秋節、十月的平安戲(收冬戲)都是客家地區重要的民俗節令。
臺南府城極具意義的民俗活動,就是每年農曆七夕的「做十六」,替孩子們辦成年禮。客家人雖未特別強調「做十六」,但卻也有類似的觀念,此即客家人認為,小孩的成長有賴神明的庇佑,所以會以註生娘娘、媽祖、觀音…等神,為小孩的守護神,在神明面前將過過香穿以紅絲繩的銅錢,掛在孩子的頸上,叫做「帶絭」。
以後每年循例帶孩子到廟裡燒香「換絭」,這樣一直到16歲的七夕,由父母帶著孩子到廟裡拜謝守護神,並「脫絭」,這種儀式隱含有「成年禮」的意思。脫絭之後,女性即可堂而皇之的穿耳洞帶耳環,代表已達及筓之年。
客家男人婚後,岳家要為女婿做2次生日,第一次是新婚後的頭一次生日,稱為叫「新生早」,第二次是在女婿31歲時,俗稱「做三十一」。岳家要餽贈衣料等禮物,女婿則治酒席宴請岳家及親友。客家人51歲起開始過生日做壽,而後每10年慶祝一次,謂之「做大生日」,另外,如夫婦健在,則逢11,即51、61、71、81…祝壽。喪偶者則逢10祝壽。
臺灣客家傳統建築,受宗法觀念影響,屋宇配合中軸位置發展出長幼有序的對稱形式,另外,由於天地、陰陽等無形對稱思想影響,表達出順天應人的環境觀。於是運用中國原鄉建築元素,確立了「宗祠」、「家廟」、「公廟」等客家特殊建築類型。在空間,具體呈現在虛實的「公廳」與「禾埕」所貫串起的組合,「曰字廳、曰字井」,象徵「家族昌盛」的意義。材料的運用均因地制宜,用泥土、火磚、木、竹等在地資源,呈現出南北各異的在地化客家建築,著名的有新竹縣北埔天水堂姜屋、屏東佳冬蕭屋、六堆夥房與美濃菸樓等優美的客家傳統建築。
客家人由於經歷漫長的移民生活及特殊的社會背景,大多樸實無華,力求自給自足,在穿的方面也是如此,說起客家人的衣飾,樸素為其要義。顏色固守青、黑之傳統。深色、素淨的暗色給人素雅嚴肅的印象,就像客家人沈穩內斂之民族性。形態上的特色:以實用為原則。服飾使用上,具有經濟性、便利性和長久性的特質。
客家先民遷移的落腳地大部分在貧瘠山區,物質匱乏,於是食物的保存變得十分重要,因而出現了以鹽醃製食品,保存食物的獨特文化。客家人又因居住環境的困阨,必需做苦工才得以餬口為生,也因勞力流汗之故亟需補充鹽分,於是食物偏「鹹」成為客家人飲食的特色之一。客家人勞力後,熱量顯然不足,為補充身體的脂肪乃有嗜油膩食物的現象,「肥」於是也成了客家菜另一特色。
「鹹與肥」只算是「客家菜」的基本口味,但要真正達到「美食」的境界,還要注重菜的香味。客家菜經「鹹」、「肥」、「香」的轉化藝術過程後,講究「鹹、肥、香」口味的客家菜於焉形成,而它亦是順應環境發展出來的簡樸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