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庄漫遊





    白河區是臺南市七大古鎮之一,白河,向有「蓮花之鄉」的美譽,夏天蓮花盛開,總是吸引許多遊客到訪,不過,卻鮮少有人知道,白河其實也住了為數不少的客家人,從海豐厝、詔安厝、客庄內這幾個老地名,就可推知白河和客家的淵源,但這些散居平原一帶已世居兩、三百年客家族群,早已被同化成「福佬客」。而另一批,則是日治時期,被日本人從桃竹苗地區,招募到較山區的崎內里,種植樹薯、或為製藥會社種植可卡葉的客家鄉親,他們仍能說流利客語,只是這些墾殖事件隨著老成凋零,也漸成明日黃花。但遺留在當地的建築聚落,人文歷史等,或許稍可證實各族群之間文化的交融,以及客家先民開墾的點滴故事。

白河客庄內 張婆太宗祠
白河客庄內 張婆太宗祠


旅遊路線

    國道3號白河交流道→竹門里綠色隧道(南93)→甘宅里鄭氏古厝(南90)→玉豐里(海豐厝)林初埤/白河蓮花公園→紹安厝




【竹門里綠色隧道】

    白河現今所存的綠色隧道可供自行車專用道使用,共有二條,均以竹門為出發點,分別往昇安與玉豐,都是老芒果樹群。在今日強調開發拓寬道路的時代,能獲得保留,實屬難得,尤其環繞於綿延的蓮海,形成美妙風光,更屬難得。悠遊綠蔭之下,揚袖迎接涼風,聆聽蟬鳴,欣賞路旁蓮花蓮海中一朵朵的蓮花正與不遠處的關嶺、枕頭山對話,好不舒暢。


【白河區甘宅里鄭氏古厝】

    當年在明鄭募兵的部隊裡,因地緣關係,有相當多數的客籍鄉親追隨來臺。根據祖譜記載,甘宅里的鄭氏家族追隨明鄭部隊而後定居此地,成為典型的單姓聚落。鄭家古厝坐落於白河區之北方,為一典型單姓(鄭姓)聚落,現為閩式合院建築共有二進式,前有一風水池(崁頂埤),左右各有五條護龍之格局。

    護龍格局層次井然,此十條護龍分屬六大房之不同子孫所有,至今仍保存完整,格局相當清晰,起間以十一包五是臺灣目前少見古宅格局建築群規模。祖屋內供奉有五府千歲--三王爺,原是東山區東山村武興宮的三王爺,約在150年前請衪來問事,事後王爺指示留在此地造福百姓。

白河區甘宅里鄭氏古厝
白河區甘宅里鄭氏古厝


【玉豐里(海豐厝)】

    海豐厝為白河區北邊聚落的小型市街地,居民習稱「巷厝」。此地開發甚早,為廣東省惠州府海豐縣張、林兩姓於明鄭時期進駐屯墾,首墾的張祐移墾至客庄內,成為客庄內開基祖;而林姓則繼續在此繁衍成聚落,清中葉後在今玉豐國小前形成街市。

    劉氏宗祠位於頂庄部落活動中心對面,祖先就是來自潮州府饒平縣的客家人,劉家祖譜照輩份以守、家、興、邦排列,古厝裡有棟對(昭穆),右為:大啟爾宇還基亦世宏觀;左為:祥發其光既顯高門積德。


【林初埤木棉花道】

    2015年被外媒列為全球15大最美花海街道,私密景點一夕爆紅。沿著南90前進,可以看見林初埤的指引牌,再轉進田間道路探訪春天的木棉花道。木棉花開季節為每年的3月至4月,花期約2個禮拜。每到花季,道路上便綻放成為一條橘紅花道,枝頭上火紅的英姿,成為天際線上的一抹長虹。

林初埤木棉花道

【白河蓮花公園】

    白河的蓮花公園是為了因應白河蓮花節而創立的,打造出代表白河獨特產業文化的景點。蓮花公園位在白河區玉豐里,園區佔地面積約四公頃,種植有大片蓮田,並且設置木棧道與賞蓮亭,讓民眾可以近距離觀賞蓮花,公園中有香水蓮、大王蓮以及睡蓮等多種品種,每到夏季時蓮葉連綿,一朵朵嬌媚的蓮花佇立在湖中,傳來陣陣的清香。

白河蓮花公園
白河蓮花公園

【詔安里(詔安厝)】

    詔安舊名詔安厝,是白河區內開發甚早的聚落之一,詔安厝乃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人到此開墾而得名。早期開墾者,有曾、李、陳三大姓留下的傳統客家「護龍厝」祖屋,說明客家鄉親入臺移墾的明證。保安宮為本庄的信仰中心,主祀太子爺,即中壇元帥李哪吒,此廟奉祀之太子爺是本庄開祖李成萬於清順治18年(1661)由漳州詔安縣分香來臺奉祀,本為李家私神,後因深獲居民信仰,便鳩資建廟。